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疫情资讯

国际动物疫情信息快报(202409-2 总期第42期)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官方网站发布数据可从https://www.woah.org/en/home/ 获取。

世界卫生组织疫情爆发新闻官方网站发布数据可从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 获取。

农业部兽医局疫情发布官方网站数据可从http://www.xmsyj.moa.gov.cn/yqfb/ 获取。

重要疫情信息

一、非洲猪瘟

2024918日至2024930日,全球共有8个国家爆发236起家猪和196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1. 乌克兰发生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91820日,乌克兰通报波尔塔瓦州等2地发生2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4头家猪感染死亡,118头被扑杀;930日,通报文尼察州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家猪感染死亡。 

2. 意大利发生6起野猪和5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91819日,意大利通报坎帕尼亚大区等6地发生6起野猪和5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7头野猪感染死亡,9932头家猪感染,94头死亡,8.1万头被扑杀。 

3. 摩尔多瓦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919日,摩尔多瓦通报森杰雷区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头家猪感染死亡。 

4. 罗马尼亚发生4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920日,罗马尼亚通报图尔恰县等4地发生4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2头家猪感染,9头死亡,3头被扑杀。 

5. 波兰发生150起野猪和4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920日,波兰通报大波兰省等8地发生84起野猪和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97头野猪感染死亡,44头家猪感染,9头死亡,35头被扑杀;930日,通报滨海省等8地发生66起野猪和3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104头野猪感染死亡,1.1万头家猪感染,778头死亡,1万头被扑杀。 

6. 匈牙利发生8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917日,匈牙利通报佩斯州和科马罗姆州等2地发生8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8头野猪感染死亡。 

7. 南非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917日,南非通报西开普省发生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25头家猪感染,24头死亡。  

8. 塞尔维亚发生32起野猪和218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930日,塞尔维亚通报兹拉提波尔州等9地发生32起野猪和218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32头野猪感染死亡,648头家猪感染,495头死亡,3723头被扑杀。 

二、禽流感 

2024914日至2024930日,全球共有9个国家爆发4起家禽、6起野禽、6起哺乳动物和1起野生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1. 美国发生6起奶牛和1起野生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916日,美国通报密歇根州等3地发生6起奶牛和1起野生哺乳动物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多头奶牛和1只野生美洲狮感染。 

2. 印度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914日,印度通报施奥里萨邦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1万只家禽感染死亡,3万只被扑杀。 

3. 捷克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916日,捷克通报中捷克州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52只家禽感染死亡,848只被扑杀。 

4. 德国发生1起野禽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916日,德国通报萨克森安哈特州一动物园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只野生动物感染死亡,110只被扑杀;930日,通报萨克森州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15只家禽感染,76只死亡,108只被扑杀。  

5. 以色列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918日,以色列通报北部区发生1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500只家禽感染死亡,3.4万只被扑杀。 

6. 奥地利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919日,奥地利通报布尔根兰州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只野禽感染死亡。 

7. 法国发生2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920日,法国通报卢瓦尔河大区大西洋卢瓦尔省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只野禽感染死亡;930日,通报上法兰西大区加来海峡省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只散养家禽感染死亡,43只被扑杀。 

8. 加拿大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920日,加拿大通报新斯科舍省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6只野禽感染死亡。 

9. 加拿大发生1起野禽H5N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920日,加拿大通报新斯科舍省发生1起野禽H5N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9只野禽感染死亡。 

10. 加拿大发生1起野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920日,加拿大通报萨斯喀彻温省发生1起野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只野禽感染死亡。 

11. 波兰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920日,波兰通报大波兰省发生1起野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6只野禽感染死亡。 

12. 乌克兰发生1起野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920日,乌克兰通报尼古拉耶夫州发生1起野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6只野禽感染死亡。 

13. 法罗群岛发生1起野禽H5N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930日,法罗群岛通报东岛区发生1起野禽H5N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只野禽感染死亡。

其他动物疫病 

1. 土耳其发生1A型口蹄疫疫情 

916日,土耳其通报克尔谢希尔省发生1A型口蹄疫疫情,3头牛感染。 

2. 洪都拉斯发生2起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疫情 

916日,洪都拉斯通报乔卢特卡省发生2起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疫情, 3匹马感染。 

3. 意大利发生33型和828型蓝舌病疫情 

91618日,意大利通报瓦莱达奥斯塔大区等8地发生33型和828型蓝舌病疫情,4540只绵羊、10头牛和1头骆驼感染,359只绵羊、2头牛和1头骆驼死亡。 

4. 丹麦发生1473型蓝舌病疫情 

9161820日,丹麦通报哈泽斯莱乌市等12地发生1473型蓝舌病疫情,152头牛、149只绵羊和1头骆驼感染,2头牛和10只绵羊死亡。 

5. 瑞典发生23型蓝舌病疫情 

916日,瑞典通报瓦德乌拉市等2地发生23型蓝舌病疫情,2头牛感染。  

6. 英国发生453型蓝舌病疫情 

916日,英国通报英格兰发生153型蓝舌病疫情,34头牛和8只绵羊感染;930日,通报英格兰发生303型蓝舌病疫情,70头牛和11只绵羊感染,1只绵羊死亡。 

7. 葡萄牙发生1起蓝舌病疫情 

916日,葡萄牙向WOAH紧急报告,911日,埃武拉大区(Évora)的1家农场发生3型蓝舌病。涉及的易感动物有157只绵羊,其中15只感染,死亡1只。感染来源与媒介生物有关。这是葡萄牙首次发生3型蓝舌病(葡萄牙发生过其他血清型的蓝舌病)。

8以色列发生5起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疫情 

918日,以色列向WOAH紧急报告,31日至71日,在家养动物中发生5起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其中北部区(HaZafon2起,戈兰高地地区(Golan3起。共发现47头牛感染,没有动物死亡。感染来源与媒介生物有关。这是以色列首次发生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9亚美尼亚发生2起狂犬病疫情 

91819日,亚美尼亚通报埃尔温市发生2起狂犬病疫情,2只家猫感染死亡。 

10希腊发生6起羊痘疫情 

9181920日,希腊通报马其顿和特雷斯大区发生6起羊痘疫情,33只绵羊感染,8只死亡。 

11阿塞拜疆发生1起炭疽疫情 

919日,阿塞拜疆通报阿格达什区发生1起炭疽疫情,2只绵羊感染死亡。 

12希腊发生1起小反刍兽疫疫情 

919日,希腊通报伯罗奔尼撒半岛发生1起小反刍兽疫疫情,2只绵羊感染死亡。 

13法国发生203型蓝舌病疫情 

920日,法国通报诺曼底大区奥恩省和滨海塞纳省等7地发生183型蓝舌病疫情,45头牛和5只绵羊感染,1只绵羊死亡;930日,通报诺曼底大区厄尔省等2地发生23型蓝舌病疫情,1头牛和1只绵羊感染。 

14法国发生5起流行性出血病疫情 

920日,法国通报卢瓦尔河大区萨尔特省等2地发生2起流行性出血病疫情,2头牛感染;930日,通报新阿基坦大区克勒兹省等3地发生3起流行性出血病疫情,3头牛感染。 

15挪威发生13型蓝舌病疫情 

920日,挪威通报阿格德尔郡发生13型蓝舌病疫情,1只绵羊感染。 

16挪威发生1起细粒棘球蚴感染疫情 

930日,挪威通报内陆郡发生1起细粒棘球蚴感染疫情,1头野生驼鹿感染死亡。 

17法国发生28起西尼罗热疫情 

920日,法国通报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罗纳河口省等4地省发生17起西尼罗热疫情,23匹马感染,7匹死亡;930日,通报阿尔卑斯大区罗纳河口省和瓦尔省等4地发生11起西尼罗热疫情,22匹马感染,12匹死亡。 

18泰国发生4起结节性皮肤病疫情 

920日,泰国通报清迈市发生4起结节性皮肤病疫情,6头牛感染。 

19韩国发生2起结节性皮肤病疫情 

920日,韩国通报京畿道和江原道等2地发生2起结节性皮肤病疫情,30头牛感染被扑杀。

20美国发生2起狂犬病疫情 

930日,美国通报亚利桑那州发生2起狂犬病疫情,2只野生条纹臭鼬感染被扑杀。 

21以色列发生12起西尼罗热疫情 

930日,以色列通报南部区等5地发生12起西尼罗热疫情,50只野禽感染死亡。 

专家分析建议

Oropouche奥罗普切病毒病--美洲区域

2024823

情况一览

Oropouche病毒病(奥罗普切病毒病)是由奥罗普切病毒(OropoucheV)引起的发热性疾病,主要通过称为蠓(Culicoidesparaensis)的昆虫叮咬传播。2024年,世卫组织美洲区域报告的奥罗普切病毒病数量有所增加,包括以前没有公认的奥罗普切病毒病病史的地区。此外,一些国家已经确定了致命感染和潜在的垂直传播。截至2024720日,美洲区域共报告了8078Oropouche确诊病例,包括2例死亡,涉及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古巴和秘鲁这五个国家。巴西还报告了伯南布哥州1例胎儿死亡和1例流产,以及4例可能与OROV感染有关的小头畸形新生儿病例。由于奥罗普切病毒病在美洲是一种新出现且鉴定不明确的虫媒病毒,因此发现阳性样本并确认病例需要使用《国际卫生条例》附件2及其随后通过《国际卫生条例》的既定渠道进行通报。OROV历史上一直在Amazon地区传播。然而,传播超出其历史范围的可能原因包括气候变化、森林砍伐和无计划的城市化,这些都促进了其传播到巴西的非亚马逊国家以及迄今为止尚未报告病例的国家,包括玻利维亚和古巴。根据现有信息,世卫组织评估该病毒构成的总体公共卫生风险在区域层面为高,在全球层面为低。

情况描述

202411日至720日期间,美洲区域报告了8078Oropouche确诊病例,包括2例死亡。该区域有五个国家报告了这些病例:多民族玻利维亚国(356例)、巴西例(7284例,包括2例死亡)、秘鲁(290例)、哥伦比亚(74例)和古巴(74例)。

巴西在伯南布哥州报告了1例胎儿死亡和1例流产,以及4例新生儿小头畸形病例,这些病例是通过在AcrePará州进行的回顾性研究确定的,表明可能存在OROV感染垂直传播的病例及其后果。三个额外的该州正在调查可能的垂直传播病例伯南布哥。尽管有证据表明OROV(聚合酶报告了流产组织的链反应[PCR]阳性),它不能得出OROV是胎儿死亡原因的结论,并且调查仍在进行中。

截至2024730日,巴西已发现5例可能的垂直传播病例:该州有4例死产和1例自然流产伯南布哥州,以及各州的4例新生儿小头症AcrePará的SPr.调查正在进行中。

1.数量2024年按国家和流行病学周划分的

Oropouche确诊病例症状发作,美洲区域*

*注:古巴没有按发病流行病学周数提供的数据。资料来源:泛美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根据各自国家报告的数据改编和复制。

以下是2024年美洲报告奥罗普切确诊病例的国家/地区的情况摘要。

玻利维亚多民族国:

202411日至720日期间,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确认了356Oropouche病例。三个省份记录了传播:拉巴斯,占75.3%的病例(268例);贝尼,占21.3%的病例(76例);Pando,占3.4%的病例(12例)。这些病例发生在被认为患有这种疾病的16个城市中,其中拉巴斯伊鲁帕纳市报告的病例比例最高,占33%,其次是拉巴斯的拉阿松塔,占13%,以及拉巴斯的Chulumani和贝尼的Guayaramerin,各占12%

一半的病例是女性(179例),是30-39岁年龄组中病例数最多的年龄组,占20%70例)。尚未记录与OROV感染相关的死亡病例。此外,在2024316日至413日期间,来自拉巴斯省三个城市的患者报告了5例奥罗普切病毒病与登革热混合感染病例,这些患者出现DENV-1血清型(1例)和DENV-24例)的RT-PCR结果呈阳性(2)。

巴西:

202411日至727日期间,通过RT-PCR确认了7284Oropouche病例。亚马逊地区被认为是奥罗普切病毒病的地方病流行区,占该国记录病例的75.7%,有六个州报告了病例:亚马逊州(3224例)、朗多尼亚州(1709例)、阿卡(265例)、罗赖马州(239例)、帕拉州(74例)和托坎廷斯(2例)(3例)。此外,在10个非亚马逊州记录了本土传播,其中一些以前没有报告过病例:巴伊亚(831例)、圣埃斯皮里图(420例)、圣卡塔琳娜州(165例)、伯南布哥州(92例)、米纳斯吉拉斯州(83例)、里约热内卢(64例)、塞阿拉州(39例)、皮奥伊(28例)、马拉尼昂(19例)和马托格罗索州(17例)。此外,正在对阿马帕州(7例)、巴拉那州(3例)、塞尔希佩州(2例)和帕拉伊巴州(1例)登记的几例病例的可能感染地点进行调查。

超过一半的病例(51.9%;3779)为男性,病例数最多的年龄组为30-39岁,占21.2%的病例(1541例)(3)。

2024723日,巴西《国际卫生条例》国家归口单位报告称,在巴伊亚州回顾性发现了两例OROV感染死亡病例。两例病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1岁和24岁。这两例死亡将是巴西和美洲地区因急性OROV感染而死亡的首例病例,发生在巴伊亚州南部海岸爆发期间。两位病例均无慢性病史,RT-PCR检测OROV和血清学阳性,其他虫媒病毒阴性。这些病例从症状(发热、肌痛、头痛、眼眶后疼痛、下肢疼痛、虚弱和关节痛)迅速演变至死亡,严重凝血病和肝脏受累被确定为可能的死亡原因。此外,巴西卫生部正在调查巴拉那州和马拉尼昂市的另外两例与OROV相关的死亡病例(4)。

哥伦比亚:

202411日至720日期间,该国三个省报告了74Oropouche确诊病例:亚马逊(70例)、Caquetá(1例)和Meta1例);此外,在来自巴西塔巴廷加的旅行者中发现了两例病例。这些病例是通过哥伦比亚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24年实施的基于登革热监测(38例)和发热综合征病例(36例)的回顾性实验室病例发现策略确定的。超过一半的病例(51.4%;38)为女性,病例数最多的年龄组为10-19岁,占36.5%的病例(27例)。尚未记录与OROV感染相关的死亡病例。

古巴: 

2024527日,古巴公共卫生部报告了该国首次暴发Oropouche病毒病疫情。共报告了74例确诊病例,分别来自古巴圣地亚哥省(54例)和西恩富戈斯省(20例)。一半的病例(50%;38)为女性,病例数最多的年龄组为15-19岁,占16%的病例(12例)。没有可能与OROV感染相关的死亡记录(5)。

秘鲁:

202411日至720日期间,五个省报告了290Oropouche确诊病例,这是该国迄今为止报告的病例数最高的一次。这些部门是:Loreto193例)、MadredeDios47例)、Ucayali41例)、Huánuco8例)和Tumbes1例)。超过一半的病例(52%;150)为男性,病例数最多的年龄组为30-39岁,占40%的病例(115例)(6)。

流行病学

Oropouche病毒病是由Oropouche病毒(OROV)引起的虫媒病毒疾病,OROV是一种分段的单链RNA病毒,是 Peribunyaviridae 家族正布尼亚病毒属的一部分。已发现该病毒在中美洲、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传播。OROV主要通过森林地区和水体周围的 Culicoides paraensis 蠓或某些 Culexquinquefasciatus 蚊子的叮咬传播给人类。怀疑病毒传播包括城市流行和森林循环。在森林循环中,灵长类动物、树懒,也许还有鸟类是脊椎动物的宿主,但尚未确定明确的节肢动物媒介。在城市流行周期中,人类是扩增宿主,OROV主要通过 Culicoides paraensis 蠓的叮咬传播。最近有记录在案的垂直传播,正在进一步调查。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其他人际OROV传播方式。

疾病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在感染性叮咬后48天(范围在312天之间)开始。发病突然,通常伴有发热、剧烈头痛、关节僵硬、疼痛、发冷,有时持续恶心和呕吐,持续长达7天。高达60%的病例在发热停止后症状复发。大多数病例在7天内恢复,但是,对于一些患者,恢复可能需要数周时间。严重的临床表现很少见,但可能在疾病的第二周导致无菌性脑膜炎。

目前尚无针对Oropouche病毒病的特异性抗病毒治疗或疫苗。

公共卫生应对

区域层面:发布了流行病学警报和更新,以提醒会员国并建议采取的行动。还通过面向卫生人员的区域和国家网络研讨会传播了信息。

实验室检测的算法已经开发并传播。通过研讨会或远程协助提供了分子检测(RT-PCR)和表征(全基因组测序)方面的培训,并分发了关键试剂。由于区域和国家的努力,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33个国家中的23个国家拥有分子检测能力。泛美卫生组织(PAHOWHO美洲区域办事处)正在努力根据需要扩大这些能力。

已审查现有的临床信息,以推荐临时病例定义(疑似、可能和确诊、垂直传播)。

在区域层面创建了一个虚拟协作空间,以开发该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已经起草并分享了用于表征OROV暴露孕妇婴儿妊娠结局的通用研究方案。

泛美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专家正在正在发生疫情的国家提供支持。

巴西地方和国家卫生当局已实施以下公共卫生措施:

已经制定了昆虫流行病学行动,以确定主要病媒物种及其繁殖的环境,切断传播链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对疾病的控制。

该国所有联邦单位都在进行监视。卫生部通过国家虫媒病毒室监测Oropouche的病例和可能的死亡情况,并与联邦单位不断对话。

还通过技术访问、现场研究、积极搜索和病媒研究进行了监测,支持各州和市的当地应对措施。

三个研究小组正在研究OROV热。一种侧重于实验室信息,例如病毒谱系和基因组特征。另一个是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第三个是调查传播它的蚊子的疾病周期。

WHO风险评估

在美洲区域,过去十年中,Oropouche病毒病的暴发主要发生在亚马逊地区。由于地理限制,OROV在巴西、多民族玻利维亚国、古巴、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巴拿马、秘鲁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农村和城市社区都有报道(7)。

持续的疫情凸显了加强流行病学和昆虫学监测以及加强人群预防措施的必要性。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病毒传播区域可能扩大,并且对疾病谱的了解不断加深,包括可能的新传播途径,以及可能影响普通人群和弱势群体(如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可能新媒介。

根据现有信息,世卫组织评估该病毒构成的总体公共卫生风险在区域层面为高,在全球层面为低。

世卫组织的建议

蠓媒介滋生地靠近人类居住地是OROV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策略基于针对节肢动物媒介的控制措施和个人保护措施。病媒控制措施依赖于通过控制滋生地来减少蠓数量,通过减少支持蠓幼虫的自然和人工充满水的栖息地的数量来实现,从而减少高危社区周围的成年蠓数量。个人防护措施依赖于使用机械屏障(蚊帐)、驱虫装置、经过驱虫剂处理的衣服和驱蚊剂来防止蠓叮咬。溴氰菊酯和NN-二乙基间甲苯酰胺(DEET)等化学杀虫剂已被证明可有效防止 Culicoides  Culex 物种的叮咬。

鉴于其临床表现,并考虑到这是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登革热以及美洲区域其他病媒传播疾病的持续季节,实验室诊断对于确认病例、描述疫情特征和监测疾病趋势至关重要。

由于它是美洲一种新出现且鉴定不明确的虫媒病毒,因此发现阳性样本并确认病例需要使用《国际卫生条例》附件2,并通过《国际卫生条例》的既定渠道进行相应的通报。

世卫组织建议,根据有关此次事件的当前可用信息,不要采取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

(来源: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4-DON530

 

浏览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

京公网安备:京ICP备202200825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1813号   网站标识码:CA330000000610531780001

版权所有: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